約瑟夫麥卡錫參議員執政期間,針對性少數群體的規章制度急劇增加,一個官方認可的迫害年代,20世紀50年代是一個官方認可的迫害時代,來看看這個時期同性戀者充滿活力和充實的生活。
在石牆事件之前,自豪感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紮根,當時來自邊緣化社區的鮮為人知的英雄,包括有色人種的同性戀女孩和變性婦女,在運動的推進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。通過大大小小的活動和抗議,性少數群體為權利、接納和平等而奮鬥。
在這段個人旅程中,謝麗爾鄧伊將結合檔案資料、個人證詞和訪談,展示20世紀70年代是如何形成一場全國性的運動,從第一次同性戀遊行,到電影製片人芭芭拉哈默和詩人奧德雷洛德等藝術家的崛起,再到交叉女權主義的對抗和宗教右派的反擊與反對。
20世紀80年代的紐約市,在前一個時代的性革命和同性戀解放陣線的崛起下重新煥發了活力,見證了大量同性戀者湧入曼哈頓市中心和地下舞會的崛起。與此同時,由於羅納德里根和他的道德多數派拒絕干預,愛滋病的流行摧毀了同性戀群體。
20世紀90年代本應是性少數群體(LGBTQ+)的新時代。隨著比爾柯林頓的當選,他們終於在白宮有了一個盟友—至少他們是這麼認為的。文化戰爭如火如荼,從國會山到電影院再到教堂,鬥爭無處不在。它們重創了這個團體,但也激發了性少數群體建立制度和至今仍在為平等而戰的組織。
21世紀迎來了一個同性戀的新時代,男女同性戀者在主流媒體有了越來越高的接受度。但是,儘管性少數群體(LGBTQ+)中的的雙性戀白人成員在社會中找到了一席之地,變性人權利的鬥爭仍在繼續,而且這種鬥爭直到今天才到了大眾面前。
Alex Stapleton
製作人
克莉絲汀·瓦尚
Danny Gabai
Kama Kaina
Stacy Scripter